■ 齐云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44)
◆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双重影响入手,研究技术变革带来的破坏效应和补偿效应。然后,选取2002-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也就是说技术变革抑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就业增长 技术变革 影响
引言
流通业具有鲜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民生性特点,在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方面具有较强推动作用,同时也通过自身产业发展以及产业关联,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流通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14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个就业岗位中,流通业就创造两个岗位。在“十三五”时期,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还是民生保障都亟待推进,增加就业无疑必须得到重视。尤其是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新型背景下,保障就业更应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因此流通业的发展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直观地看,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加强创新投入,增加科技创新方面的岗位和人才需求,但也正是由于技术的变革,很多领域对高端设备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劳动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可见,技术变革对于社会就业而言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那么,技术的变革对我国流通业就业的增长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双重影响
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双重性:一方面,技术变革能够降低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另一方面,技术变革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既存在破坏效应,又存在补偿效应。下文对这双重影响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技术变革给我国商贸流通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商贸流通业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具有“破坏效应”。破坏效应主要体现在由于新技术装备及高生产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抑制作用,如信息管管理系统可降低劳动雇佣量,提高企业在采购、运输以及销售等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流通效率以及销售效率。如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利用卫星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可在一小时内对全球分店进行盘点,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用工量,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沃尔玛在国际竞争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破坏效应实质是利用科技进步减少商贸流通业的就业量。
同时,技术变革降低了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成本,商贸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下降,促使产出增加,新技术的引进扩大了就业规模,进而带动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具有“补偿效应”。一方面,技术变革推动了新的商贸业态组织出现,创造了新的商贸流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技术变革可以改善商贸流通业的仓储、运输条件,如新建新型的物流中心、大型标准仓库、配送中心等设施,减少商品在运输中的损耗,降低了物流费用,为企业赢得了资金来拓展业务,从而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
综上,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存在双重效应,但是究竟是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还是补偿效应大于破坏效应,还值得深入研究。由于双重效应的影响并不明确,而是取决于破坏效应与补偿效应的大小。为此,本文对技术变革与商贸流通业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技术变革对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
实证分析
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YN)采用商贸流通业分行业就业人数总量来衡量,一个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在于技术因素,技术变革可采用我国商贸流通业生产率来衡量。假定技术变革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LJ)来衡量技术变革。在实际生产中,技术变革不仅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可能还会影响资本生产率。为了更全面地分析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本文采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来衡量技术变革。此时,假定这两大生产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影响是均等的,因此,采用劳动生产率与资本生产率的算术平均值来衡量技术变革(XJ)。
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SP)采用我国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SU)采用我国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衡量;城市化率(UL)采用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TB)采用第三产业产值占三大产业产值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PZ)采用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来衡量。
其中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YN)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变革(XJ)为解释变量,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SP)、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SU)、城市化率(UL)、产业结构(TB)、城镇居民平均收入(PZ)等作为控制变量。
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具体分析入世后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情况与技术变革的关系,本文选取数据区间为2002-2014年。
由于数据中既有指数型指标又有绝对数指标,本文将绝对数指标进行对数处理,建立如下的线性回归方程:
Ln(YN)= C + β1Ln(LJ)+ β2(SP)+ β3(SU)+ β4(UL)+ β5(TB)+ β6(PZ)+ ε
(1)
Ln(YN)= C + β1Ln(XJ)+ β2(SP)+ β3(SU)+ β4(UL)+ β5(TB)+ β6(PZ) + ε
(2)
其中YN表示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XJ表示技术变革;SP表示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SU表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UL表示城市化率;TB表示产业结构;PZ表示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ε表示随机扰动项;C、β1、β2、β3、β4、β5和β6表示待估计系数。
2002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仅为1.7,到了201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上升为8.08。虽然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此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具体分析技术变革与商贸流通业就业的关系,本文对技术变革与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采用Eviews7.0软件,根据模型(1)和(2),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如表1所示的技术变革与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回归结果。
由模型一可知,当技术变革时,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将导致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降低0.83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均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引入资本生产率后,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略有降低,但是仍在5%的显著性下水平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及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这两个控制变量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也较大,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模型二可知,当技术变革时,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将导致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降低1.274个百分点。
无论是模型一还是模型二,都表明技术变革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增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也表明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而我国商贸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都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存在较弱的正向效应,而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对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增长影响存在较弱的负向效应。可见,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增长存在抑制作用,而资本扩张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存在促进作用。由此也折射出由于我国商贸流通业技术落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之服务。
技术变革抑制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原因
技术变革有助于我国商贸流通业降低成本,有助于其改进经营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却抑制其就业人数增长。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尚不发达,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产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发展规模小等因素一直制约其发展。当发生技术变革时,尤其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时,技术变革的破坏效应也较大,将大幅度减少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人数,抑制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
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要低于第二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需求高,而技术变革会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劳动需求量。无论是个体的商贸流通企业还是整个商贸流通行业,都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投资少以及经营结构单一等不足,导致技术变革发生时,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的“破坏”作用凸显。随着电子商务、网络零售等高级新型流通业态的发展,我国传统商贸流通业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短期内,高级流通业态无法取代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因而限制了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补偿作用。
当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将出现技术变革对商贸流通业的补偿效应大于破坏效应。随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技术变革将带动新型流通业态不断发展,但 到目前为止,新型流通业态创造就业的作用并不显著,导致我国技术变革并没有带动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快速增长。
结论与建议
技术变革一方面会破坏传统的工作岗位,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呈现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也会创造新型的工作岗位,促使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呈现正向增长的趋势。但是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变革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的破坏效应大于补偿效应,也就是说技术变革抑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
为了促使技术变革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就业增长和技术变革带来的补偿效应,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扩大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流通规模,加快我国商贸流通业跨行业和跨区域经营,采用多元化融资渠道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快速扩张。二是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减少商贸流通中的资本流失,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三是利用技术变革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员素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及新的管理方法,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提高档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型商贸流通业。
参考文献:
1.Rinaldo Evangelista,Maria Savona. “Innovation,employment and skills in services firm and
sectoral evidence. ”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14
2.Pilat,D.and Lee,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ICT producing
and ICT - using industries:A source of growth differentials in the
OECD?[J].STI Working Paper 2001,OECD,Paris
3.夏新燕,石来斌.珠三角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商业时代,2011(15)
4.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10(2)
5.王睿.流通产业变动与就业吸纳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江苏商论,2013(4)